株式会社古梅園--制墨世家
古梅园是制墨世家,接待我们的这位年轻女子是古梅园的第十六代传人松井晶子。
古梅园是前店后厂,在通往工坊的道边有一株梅树,枝干嶙峋,遒劲多姿,在潮湿的冬日里,稚嫩的花苞还带着水润。因为这株梅树,这个角落竟然有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雅致风韵,而这风韵其实早在四百多年前就已养成。
古梅园的第一株梅树由第二代传人亲手栽植,那还是清朝初年。梅,在我国古代文人的口中笔下,有“君子”之称,象征高尚情操与洁身自好,在日本亦然。几百年过去了,梅树也更换了几代,它是古梅园的精神象征。在古梅园制作的各类墨品上,大都有梅花图案,特别是著名的红花墨上,花瓣是辨识品级的标志。
古梅园最令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它将四百年前的制墨方式保留至今。在这个称为“采烟藏”的仓库里,排放着200个倒满了植物油的素烧容器,容器中燃烧着灯芯,火焰上是收集炭粉的陶器。因为火焰的大小和油的种类决定着炭粉的质量,所以这200抹摇曳的火焰通常由熟练的匠人统一管理,每天燃烧长达10个小时。
松井晶子:这个碟子里面放着油,放着点燃的灯芯。每个房间里都有100盏这样的碟子,两个房间里共有200盏,我们的匠人每隔20分钟都要转一下这个陶盖,检查烟灰积攒的情况,确认是否可以收集下来,然后用工具把烟灰刮下来,现在还保持着这种传统方法收集烟灰的,全日本也就我们古梅园一家了。工作人员需要不间断地调整碟子的高度,火和油的燃烧状况。这个地方,在夏天的时候会很热,最热的时候温度在56到65度之间,非常非常的热。
作为家族十五代创立了这个古梅园的家业,今天落到了这样一个瘦小的女子的肩上,松井晶子感悟,最初我还真的是感到迷茫。古梅园制墨事业是先祖代代守护下来的,我现在也很喜欢墨,我想要守护这门传统制墨的手艺,为了各位辛勤工作的师傅还有在身后一直支持我的家人,我也要坚持下去。确实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但是我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努力向前走吧。
在墨泥被压成墨锭之前,这是它与匠人最亲近的时刻。
和墨这道工序只在冬天进行,因为它有一个微妙之处,旁观者永远无法感知,那就是匠人对墨泥温度的控制。和墨需要用到全身的力气,随着匠人体温的升高,热度经由手心、脚心传到墨泥中。和墨的要诀在于匀、紧两字。墨泥有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全凭匠人用身体来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