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田昭夫—让“好奇心”成为引爆市场的隐藏驱动力。

发布时间:2020-12-25 09:26 浏览次数:次 作者:森梓
 

 

“消费者并不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但我们知道。”
------盛田昭夫
 

 

01
盛田昭夫,是谁?
 
 

盛田昭夫(1921 - 1999),索尼创始人之一,以随身听突击市场,引领消费者需求热潮。他依靠在电子消费品领域里的敏锐洞察力,造就了索尼的成功,是最早把日本企业带到美国的企业家之一,这是 20 世纪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

 

 

02
神话索尼,快两步?
 
 
从1955年至1999年,索尼,一直是一个神话似的存在,他一手带领创造出的磁带录音机、电池式便携收音机和 Walkman ,每一个上市新品,都史无前例,却引领了消费者开启新的消费热潮,也奏响了奏响了索尼在国际舞台上首秀的前奏。
 
 

 
在盛田昭夫之前,从来没有一家公司想到过发明这样的产品。而在此之后,人们看到的便只有无数的模仿。他给索尼的产品研发部门定下一个规矩:“永远比竞争者快两步”,并先于消费者洞察他们的欲望。凭着这样的洞察力,再加上合作伙伴井深大的技术支持,索尼全球化势如破竹。
 
03
引领需求,好奇心?
 
 

索尼的神话,寥寥百字即可讲完。盛田昭夫如何将索尼创造成神话,三个字即可——“好奇心”。

 
何为好奇心?走在消费者前头,多问几个为什么?无论我们在哪个领域,设计产品之前,让我们一起思考一下,下面的问题?
 
1、你的用户最在意哪方面的需求?
2、你的产品能够满足用户哪些方面的需求?
3、用户还有哪些潜在需求没有被满足?
4、 为什么需要张贴寻人启事
5、为什么要拒绝全能型产品?
6、怎么定位产品第一特性?
7、 什么是产品地图?
8、 怎么设计最小可用产品?
9、 怎么做快速迭代?
10、什么是价格锚
11、为什么要打造平台级产品?
12、怎么做好增值服务?
13、 为什么产品卖点失灵了?
14、 什么是产品创新价值曲线
15、为什么用户要购买?
16、怎么做产品社群?
17、为什么要创建用户研究部?
18、怎么搭建全功能小团队?
19、 为什么要升级资源型部门?
20、 什么是投资型上层?
 
当我们对用户进行了细致定位以后,再进一步,我们就要了解细分用户的核心的需求,去洞察出来你定位的用户,到底是有什么样的需求还没有被挖掘?
 
转回到我们今天的主角,盛田昭夫在设计晶体管收音机前,他最早看中了美国的市场,那里经济发达、就业率高。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美国人开通,乐于接受新事物。这些观察都成为了日后索尼打入美国市场的决策基础。
 
 
不出所料,他带着这件小型录音机,前往美国寻找合作伙伴。布诺瓦(Bulova)公司在看到这个发明后,非常喜欢,决定下单十万台。但他们有一个条件:所有的收音机上必须拿掉原生产公司的名字,改成“Bulova”。简单地说,就是索尼为布诺瓦做代工。
 
十万台,这带来的收入要比当时索尼公司的总资产高出好几倍!但盛田考虑了半天,最后还是拒绝了。他不想为他人做嫁衣。确切地说,他对索尼抱有极大的信心,认为完全能够凭借产品的实力,在世界上闯出一番名堂。

 
“现在,我就要为公司将来的五十年迈开第一步。”他对 Bulova 公司的人说。
 
年老的盛田昭夫在回忆过往时说,拒绝布诺瓦公司是他做过最好的一次决定。
 
而在说完那句话之后,盛田昭夫在前进的路上也再没回过头。1958 年,索尼登上了世界的舞台。

 

04
快人一步,如何快?
 
 
怎么才能快人一步挖掘用户新需求?用户需求无非三种方式,功能型需求,情感类需求,社会性需求。
 
每个时代,用户的需求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坐井观天式的只满足眼前的需求,或许会赚小利,当同类产品雨后春笋般觉醒,层出不穷,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便不再有任何市场价值。
 
那么如何打造能够引导客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呢?大体有6个关键因素:
 
1、产品要响应顾客的情感诉求
2、产品要解决顾客没开口告诉你的麻烦
3、产品要提供优秀的背景因素
4、产品要有能够将“潜在”需求变为“真正”需求的激发力
5、产品要有45°角精进曲线
6、产品不要梦想去满足所有客户
 
举个当下最热门的例子,线上移动问诊平台。这个产品,随着互联网的逐步发达,中国一线城市医患关系极度不平衡的的现状,线上问诊平台正在发芽,但仅限于日常疾病,我们最常用的就是,百度搜索病症,然后某个移动问诊平台给出相应解答,方便我们自诊,但随之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解答医生的专业度,真实性无法证实,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导致很多人误诊,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在北上广这些人流密集的一线城市,更需要一个语音问诊,视频问诊等专业移动问诊平台,来帮助医院分流,减轻医院的压力,节省患者就医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事实上,北上广已经有团队开始,着手研究,并在部分医院上线测试,但并未引起用户需求重视。
 
直到武汉疫情大爆发,去医院就医人群井喷,医患关系爆裂,线上问诊平台成为首要刚需,首研团队迎来了红利期,这就是快人一步,从消费者功能型需求转化成社会性需求。
 
如何拥有前瞻思维,就要走出去,观察发达国家人群的需求,进而洞察出属于自己领域内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并引领需求爆发。
 
05需求定义品牌,万事之钥。
 
 

的品牌是那些能够清晰定义自己,有洞察、有态度,并通过产品与服务让消费者体验并认同的品牌。当然在在整个过程中一致性与持续性也非常的重要。

 
 
当下最好的例子就是苹果,将人性科技的概念引入到电子产品领域,与同业形成鲜明差异,在这一品牌主张的引领下,苹果更注重挖掘消费未被满足的真正需求,并以产品和服务的前瞻性引领着整个行业,成为可以改变世界的品牌。
 
苹果的成功,正是取经与盛田昭夫的“需求论。”
 
06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索尼成神,源于“需求论。盛田昭夫离世,索尼神话也随之落幕。
 
 
 
索尼公司在2004年推出了一款电纸书阅读器Librie,违背了盛田昭夫的“需求论”的根本,本应引领丰巢,却被消费者放弃。
 
这款电纸书比大家众所周知的亚马逊推出的Kindle要早上整整3年,而且从屏幕显示技术、处理速度等都要比Kindle强很多,可是为什么我们却很少听说Librie呢,这款产品的失败就源于其背景因素。
 
 
索尼高度重视Librie的屏幕显示、机身美观、可携带性等多个技术因素,可是由于索尼公司与出版商协定只能提供1000本图书的下载,而且过几天不读图书还会消失,最终导致了这个世界级伟大公司设计的技术卓越的产品走向了失败。
 
没有了盛田昭夫的视野与格局,索尼最好的时光也许已经过去。好在,他的那句,我们更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被史蒂夫·乔布斯所继承。在电子消费品领域,这种伟大的洞察力,也显然已经转移到了苹果公司的手中。

 

反观现在的索尼,其凋零的最大原因,莫过于“安于现状”,故步自封,在之前已经取得了这么大的市场份额和领先的背景下,却打造不出一个引领新需求的产品,索尼摒弃了盛田昭夫“需求论”的企业文化使命,令索尼自身强大、洞察需求市场的绝对优势被成果主义破坏殆尽。

 

索尼创立之初提到的“自由阔达的理想工厂”“去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等等索尼的灵魂,都已然消失无痕。创业精神耗尽、唯关键绩效指标(KPI)论的索尼早已失去自我革新的动力,陷入“成功的诅咒”。

 

索尼的神话色彩已经脱落,未来,索尼是否能走“回头路”,找回曾经的“好奇心”,还是继续安于现状,我们不得而知。

 

文末,我们一起思考一下,疫情之后,各自领域里,会爆发出怎么的新需求,而现在,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联系我们

TEL:010-64789526/27
ADD:(株)麗德文成国際ビジネスサポート
中国分社: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甲2号8号楼(京信大厦)20层2023
日本本部:東京都豊島西池袋1-29-5山の手ビル6階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