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升维思考,才能降维打击。
我站在一楼,有人骂我,我听到了很生气。我站在十楼有人骂我,我听不太清楚,我还以为他在跟我打招呼。我站在100楼有人骂我,我根本听不见,也看不见。一个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没有高度。高度不够,看到的都是问题。格局太小,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将会不可思议。
——稻盛和夫
古时有这样一个笑话:
冬天,三个老汉一起蹲在墙角,一边晒太阳,一边大谈理想。
拾粪的老汉说:“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就下令这条街东面的粪全部归我,谁去拾就派公差去抓他。”
砍柴的老汉瞪了拾粪老汉一眼说:“你就知道拾粪,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就打一把金斧头,天天用金斧头去砍柴。”
讨饭的老汉听完后哈哈大笑,眼泪都笑出来了,他说:“你们两个层次真低!都当皇帝了,还用得着干活吗?要是我当了皇帝,我就什么也不干,天天坐在火炉边吃烤红薯。”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会对人生造成巨大的影响。思维格局不一样,决定事物高度的标准就会千差万别,甚至啼笑皆非。有一些你自以为是追求的极限,不过只是别人的垫脚石罢了。
人生·事业=思维方式(人格·理念)×努力(热情)×能力
这是稻盛和夫的经营思维。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之所以激励人,正是因为他将经营理念扩展到为人的哲学。经营者追求的不只是事业的成功,还有人生的幸福。
思维方式与能力、努力,任何一项为0,人生事业都会原地踏步。
中国的职场中,经常出现部门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勾心斗角,作为企业的经营者,视而不见,只一味的追求结果(赚钱)。结果就是公司从没有留下过任何有用的人才,而那些离开人大多数都有了很好的发展,自己的企业只是在微小的盈利中原地踏步,经不起任何一场风暴的侵袭。
就像在这场还未结束的疫情中,类似于这样的企业,濒临破产。如果不改变经营思维,若再次创业,仍然会以失败告终。
在日本,日航就是最好的例子。当企业员工被官僚人员替代,官僚场中勾心斗角,唯利是图的习性在日航里日益发酵,企业经营者坐视不管,只盲目的追求结果。倒闭是必然的结局。
稻盛和夫耄耋之年接收即将倒闭的日航,解析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奥秘就是稻盛和夫人格的光洁、稻盛哲学的高明,用“大道若简”的思维方式,在日航引入并转化,最终起到推动“化学反应”作用的过程。(点击此处了解详情(日航起死回生背后的“人性与欲望”)。)
稻盛和夫认为,我们应该理性的反思过去,我们要随时保持理性的思维和高度,不要太过于情绪化和感情化,不要伤害自己,应该提出新的对策。
理性和感性,大胆和细心,温情和严厉,看起来都是性质相反的东西。但人只有兼备这两个极端,并让其正常地发挥作用,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
所谓“兼备两极”并不是“中庸”,也不能偏向一方,更不是两者相加除以2取中间值。而是兼备这两个极端,按不同场合运用自如。这样做非常重要。
比如,为把工作做得更出色,我们既要有科学家那样的合理性,又要有与人亲密相处的丰富的感性。
为了实现目标,在制订具体计划的时候,必须进行彻底的逻辑性思考,而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又需要领导者卓越的人格魅力,把周围的人们裹挟进来。
彻底追求逻辑的合理性和感动人心的深厚情谊,兼备这种性质不同的两极,才能把工作做得完美无缺。
为了鼓励有想法的创业者和年轻人,稻盛和夫把他的观点和教导都写进书里,最经典的莫过于《干法》、《活法》《心法》三部曲。这三本书讲述了稻盛和夫毕生的经验和智慧,真正使用的方法,没有鸡汤灌溉,全是实战,教你如何正确应对人生挫折。
2020很快要过去,2021年或许仍是经济寒冬,要如何度过就看自己能否感悟其中道理。人生总是充满了未知数,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最好的方式,是改变自己的思维高度,让自己成为一个能够创造价值,能看到优势的人,才能具备成功者的思维,《干法》《活法》《心法》这一套书或许弥补你的思维短板。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