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成功的企业家“向内求”,失败的企业家“向外求”

发布时间:2020-12-10 19:34 浏览次数:次 作者:森梓

朋友间打趣,听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女子,天天抱怨自己的老公,衣服总也洗不干净,每次收衣服,都会发现衣服上的污点。身旁的朋友取下这女子的眼镜,擦掉眼镜上的污点,衣服果然干净了。

原来,不是衣服脏了,而是这女子的眼镜脏了。

这个小故事,看起来夸张,不切实际,实则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出现问题,我们习惯性认为是他人的过错,第一反应就是责备他人。

在企业经营中,尤为明显。遇到任何问题,大多管理者第一反应是“问责”。对与问题相关的人员询问,纠责,很少有人“问己”,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问己,则为向内求。问责,则为向外求。

日本经营四圣之一松下幸之助,他的经营哲学之一就是“问己内求”

松下的一位员工因为经验欠缺而使一笔贷款难以收回。松下幸之助知道后勃然大怒,在大会上狠狠地批评了这位员工。可是事后仔细一想,松下为自己的过激行为深感不安。因为那笔贷款发放单上,自己也签了字。

这样想来,最大的过失还是在自己身上,不该如此严厉地指责他人。

想通之后,松下马上打电话给那位员工,诚恳地道歉。恰巧那天员工乔迁新居,松下幸之助得知后,便立即登门祝贺。他还亲自为员工搬家具,忙得满头大汗。最令人感动的是,一年后的这一天,这位员工收到了松下的一张明信片。上面留下了一行亲笔字:“让我们忘掉这可恶的一天吧,重新迎接新一天的到来!”看到松下的亲笔信,这位员工感动得热泪盈眶。

松下的自我反省,让他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同时也赢得了员工的心。

 松下的这种“问己内求”精神,我们可以借鉴。饮水思源,他的“问己内求”的精神从何而来呢。

松下幸之助很欣赏中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孙子尤为敬重。松下幸之助经常勉励员工要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现代管理思维的精华,才能保证松下百年以上发展计划的目标得以传承。

松下的这种“问己内求”精神,正是来源于中国。中国儒家孔子曾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懂得自我反省的人,才能更好的认清自己,有效的解决问题。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以“修身养性”为善。修身养性即为问己内求。

企业管理者凡遇问题便一指责或改变员工,员工不是全力抗拒,就是表面虚伪接受,而实际上暗怀看法,多则抱怨。

管理者遇事先修己,从自身寻找原因,改变自己,让员工产生良好的感觉,自动地改变他们。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在教我们如何管理企业或团队,更是在教我们如何问己内求、经营领导与员工的关系、甚至经营整个人生。

互联网日益发达,冗杂的信息、膨胀的知识、错综的社交,纷纷抢占着我们所剩无几的时间,我们的生活仿佛要被拉向错乱无序的深渊。只有适时的问己内求,才能帮我们斩除乱麻。

仔细审视我们的生活,时间、财务、情绪、学习、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每一项都会出现各种问题,我们生活在迫切需要问己内求的时代。

马云也说:“伟大的企业管理,便是问己内求。过去,我们老以为伟大是领导别人,这实际是错的。

当我们不能问己内求,便失去了所有领导别人的资格和能力。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学会了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责备别人。

一个企业成功的标志,就是学会了凡事从管理者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责备员工。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联系我们

TEL:010-64789526/27
ADD:(株)麗德文成国際ビジネスサポート
中国分社: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甲2号8号楼(京信大厦)20层2023
日本本部:東京都豊島西池袋1-29-5山の手ビル6階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