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泽直树:渗入日本人灵魂深处的“匠

发布时间:2020-12-01 22:51 浏览次数:次 作者:森梓

前阵子被朋友推荐《半泽直树》,好奇心驱使,花了四天时间追完了两季。用一个字来评价这部电视剧——“匠”

 

这部日剧,可以理解为一颗树脂螺丝引发的复仇的剧。曾经经营螺丝钉生产企业男主的父亲说过一句话:日本就是由这样一个个小螺丝支撑起来的。国土面积与资源皆为劣势的的日本,它的成功得益于“匠”,一个小小的螺丝钉里蕴含了工匠辛勤的付出和精湛的技艺,正是这些付出和技艺让日本名扬世界。半泽亦是“匠”。当身边的人都在明哲保身,求一份一辈子可以安心做下去、不用担心报酬的工作相比,半泽就像一个另类,为着心中对银行人这个身份的信念在奋斗、在抗争。不论是打工人,还是企业领头人,能让一个企业长盛不衰的,只有一个“匠”字。
 


 

究竟什么是“匠”。日语中有个说法,いっしょうけんめい,翻译成中文,就是“一生悬命”。不遗余力去做一件值得耗尽一生去追求的事情,便是匠。它代表了技艺的传承,以及一种对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工细作的严谨精神。

 实际上日本人的“匠”是从童年时代就开始被培养的。日本小学生每天去上学,需要准备三双鞋子:一双出家门时穿的运动鞋、一双进学校玄关时更换入室的白色布鞋、一双在室内体操场上课的体操鞋。除了鞋子,还有配套的衣服:体育课使用的体操服和体操帽;游泳课使用的游泳套装(包括游泳帽、游泳衣、潜水眼镜、大浴巾等);绘画课要用绘画课专用的颜料套装;裁缝课得用裁缝课专用的裁缝套盒;打扫厕所必须用专用的长雨靴……这种从小对日常用品的细分与归类,培养出成人后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的讲究。


 

“匠”文化的本质,是敬业与认真。这之上,更重要的是被日本全社会所接受和发扬。而日本人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将“匠”的精神化入了他们的骨髓之中。

举个例子,如果你告诉一个日本人桌子一天需要擦6遍,他保证给你擦6遍,一丝不苟地擦6遍,而且始终坚持;如果你告诉一个中国人这张桌子一天要擦6遍,他第一天可能擦6遍,第二天也可能擦6遍,但是一个月后,他有可能一天只擦一遍或两遍,他认为已经干净了,这就是一种不严谨的态度,“匠”精神需要的就是一丝不苟,遵守规矩,这是其中的一种精神。

 对于日本民族,工作做得好坏,和自己的人格荣辱直接相关。正因如此,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极度认真。对于每个工作细节的熟练精巧,他们有着超乎寻常甚至可以说近于神经质的艺术般的追求。他们对自己每一个产品、作品都力求尽善尽美,并以自己的优秀作品而自豪和骄傲。对自己的工作不负责任,任凭质量不好的产品流通到市面上,会被看成一直耻辱。
 


 

 “匠”的精神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专注执着、对所做事情无比热爱,不断精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精神。这或许就是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把事情“做到”很简单,但"做对"、"做好"需要具备一种“匠”精神。

就像在深夜在马路上,半泽对他部门里的后辈讲的那些话:

我想这也许是支撑半泽一路升级打怪最重要的东西:匠的信念。
 

 

其实大家是认可这样的工作理念的,尤其是在自己做不到的时候,看到有人做到了,哪怕是影视剧里的人物,也会觉得很牛!毕竟,拥有灵魂的匠人,才是打不倒的。

而支撑你工作的信念是什么呢?

你的匠心又是什么?评论区,我们一起来聊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联系我们

TEL:010-64789526/27
ADD:(株)麗德文成国際ビジネスサポート
中国分社: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甲2号8号楼(京信大厦)20层2023
日本本部:東京都豊島西池袋1-29-5山の手ビル6階A